大连市2000万尾苗种放流入海 投入产出1:8
6月18日,农业部与大连市人民政府在大连旅顺新港以“养护生物资源、恢复渤海生态”为主题联合举办渤海生物修复增殖放流活动,向渤海投放中国对虾、梭子蟹、牙鲆、海胆、魁蚶等2000余万尾,并放生6只斑海豹。
现场 投放2000余万尾苗种
上午9时许,装着中国对虾、梭子蟹、牙鲆等苗种的泡沫大箱子整齐地堆放在旅顺新港的码头,相关工作人员也在紧张地忙碌着。记者看到,这些装载苗种的箱盖上,都贴着统一印制的标识,技术人员在岸上忙着测量苗种的体长、重量,检测海水的盐度,一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。
上午10时许,苗种全部装上放流船,驶离码头,在距离海岸1.9海里处,一艘大型放流船和周围数条护航的小船,开始同时向海域内投放苗种。“选择1.9海里是有依据的,考虑到水温等因素,这次的苗种近海放流更适合其生长。 ”
记者所在的船正是本次放流的主船。船的尾端设有一个呈倾斜状的放流台,放流台两侧不断有水喷出。工作人员从苗种箱里取出事先装在塑料袋里的苗种,沿放流台倾斜倒下,苗种顺着水流滑进大海。放流的苗种大小不一,比如虾蟹的苗种体积相对较小,而牙鲆的苗种体积较大。
记者获悉,本次放流共向渤海投放了中国对虾、梭子蟹、牙鲆、海胆、魁蚶等苗种2000余万尾。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,一般而言,到9月1日休渔期结束后,这些放流的虾苗鱼苗就可以捕捞了。“中国对虾、日本对虾那时候基本上长成了。梭子蟹相对较小,一般来说,隔年捕捞会更加理想。 ”
回报 全年增加渔民收入2亿元
近年来,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,2006-2010年,我国共举办增殖放流活动近4000次,累计投入资金21亿元,全国共增殖放流苗种1090亿尾。
据悉,大连所辖海域地跨渤海和黄海,生物资源丰富,是我国重要的渔场。举办增殖放流活动,对补充海洋生物资源、修复海洋生态环境有积极的促进作用。近年来,大连渔业资源进入快速发展时期:2010年我市市县两级共放流水生生物苗种10.53亿尾,投入资金1700多万元,全年的投入和产出比为1:8;今年计划投资2300万元,再次放流水生苗种15亿尾。
据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透露,2011年预计将增加捕捞产量4000吨,增加捕捞渔民收入2亿元。
插曲
同时放生的6只斑海豹流连半个小时
本次放流活动,同时还放生了6只斑海豹。一只叫欢欢的斑海豹在笼子里羞涩地扭来扭去,笼子外面的标签上,标明它的身高和体重:138CM,56KG。
“这6只斑海豹的平均年龄是3岁,是2007年以来我们陆续救助的。 ”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。“放生前,提前对它们进行了一系列的野外生存训练。 ”
记者看到,本次放生的这6只斑海豹,每只的头顶都黏着一个方形的小盒子,还翘起根短短的小天线。 “这是卫星信号发射器。我们就是靠着这个信号发射器来监控海豹的行踪。信号发生器只有在露出水面时才能传出信号,而卫星每天经过海豹所在区域的次数大约5~6次,因此当卫星经过海豹头顶,而海豹也正好露出脑袋换气时,才能接收到信号。 ”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,不过,等到明年海豹换毛时,发射器会自动脱落。 “你看,在斑海豹的尾鳍处,打着一个标签,上面注明了这只海豹的编号和一个联络电话,这个标签是永远不会掉的。将来,一旦这只斑海豹遭遇意外或者有其他事情,发现者可以拨打这个手机号码同我们联系。 ”
当笼子被打开,6只斑海豹被工作人员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放入大海时,意外发生了,这些小海豹均围着放流船不肯离开,其中一只还努力地试图爬上旁边一条护航的小渔船。在船上工作人员的一再“阻止”下,才未能“得逞”。
如此辗转流连了近半个小时,这几只斑海豹的身影才消失在大海中。
——大连市2000万尾苗种放流入海 投入产出1:8